同态加密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Rivest、Adleman和Dertouzos提出的,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:“我们能够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吗?”然而,直到2009年,Craig Gentry才发布了第一个全同态加密方案。这个方案基于数学概念——理想格,并允许在加密数据上执行任意计算。从那时起,全同态加密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活动,涌现出许多新的方案和优化方法。2012年,Shafi Goldwasser和Silvio Micali因其在零知识证明方面的工作获得了图灵奖,零知识证明在全同态加密中具有重要应用。如今,全同态加密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,持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改进FHE方案的效率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方面。